韓劇進入美劇化季播劇時代!熬夜追完的《王國2》到底爛尾了嗎?

網飛定製韓劇《王國》第二季如期到來。

在當下新冠病毒傳染席捲全球的特殊狀況下,讓第二季的劇情甚至和現實有了一絲微妙的聯絡。

搜狐韓劇專稿(木星/文)一年一度,韓劇在這個時間點掀起了一絲美劇般的聲浪,網飛定製韓劇《王國》第二季如期到來。和去年第一季開播時帶來的「驚豔」不同的是,劇中把喪屍傳播歸結為「瘟疫」的劇情設定,在當下新冠病毒傳染席捲全球的特殊狀況下,讓第二季的劇情甚至和現實有了一絲微妙的聯絡,同時又因為各國政府都號召民眾居家隔離,減少外出,好的影視內容讓《王國》第二季的人氣聲勢再次大漲。

「美劇化」的韓劇,正在成為現實

網飛這幾年為了進軍韓國市場,除了成為韓國各大電視臺一些質量不錯韓劇的分銷平臺,也定製了為數不少的韓劇、韓綜,可其中質量最高、人氣最強的非《王國》莫屬,正是這部在第一季上線之前就讓網飛一口氣預定了三季的季播韓劇的出現,徹底掀起了韓劇向季播化製作轉型的熱潮。

《阿斯達編年史》、《輔佐官》、《謗法》等季播韓劇在2019年後相繼出現。

原先韓劇裡也會有「新一季」的概念,但實際上叫做「續集」更合理,比如剛剛播完的高收視醫療劇《浪漫醫生金師傅》第二季,這樣的企劃其實是來源於第一季的成績好,製作團隊再另起爐灶製作第二季。隨著《王國》的出現和成功,按照整體企劃、分季拍攝的韓劇製作模式開始步入正軌,除《王國》外,《阿斯達編年史》、《輔佐官》、《謗法》等季播韓劇在2019年後相繼出現,正式宣告了韓劇進入美劇化的「季播劇」時代。

編劇金恩熙強調「第二季才是這個故事真正的開始」。

比起第一季,《王國》第二季的關注度比較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眼前全球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大量提升了電視臺的開機率、視訊網站的線上人數、付費人數的增長,偏偏《王國》的故事又以「喪屍瘟疫的傳染」為主題,冥冥之中會讓觀眾有一種劇情多少在影射現實的感覺。

第二季結尾全智賢的登場也預示著她將成為第三季的核心人物。

編劇金恩熙在構思《王國》時,從一開始就聰明地將誕生於美劇的喪屍和古裝韓劇擅長的宮鬥題材相結合,並且給故事的後續擴充套件預留了足夠的空間,無論是「喪屍瘟疫」在朝鮮大地傳播的移動路線,還是主角在故事中心理上的成長和變化,以及各種主要人物交錯的登場時間,都是典型的美劇結構式的處理方式,第二季結尾全智賢的登場正符合了這樣的劇情設計思路,也預示著她將成為第三季的核心人物。

「血染大地」的第二季,升級還是降維

第二季開播前,編劇金恩熙在網飛的採訪節目裡就介紹到,《王國》第二季的劇名是「血染大地」,她在寫劇本時就決定了這一季是關於「血」的故事,儘管主演們拿到劇本都對故事的發展感到驚訝,但她依舊覺得每個角色都在劇中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以此證明了自己對於劇本的滿意程度。

第二季上線後,大量觀眾熬夜追劇,結果居然很多聲音對於第二季的劇情發展不那麼滿意,甚至有人說這樣有「爛尾」的風險,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每集都有一個重要人物離世。

事實上,第二季的故事發展確實符合「血染大地」這樣的劇名,第一集就展現了一場慘烈的「喪屍大戰」,預告著以世子李蒼為首的正派節節後退的艱難局面,接下來更是每集都有一個重要人物離世,世子的老師、衷心隨從、甚至大反派趙學州,都以意想不到的死法「退場」,比起第一季連續的大戰,第二季把關於血的故事的重點放在了主要人物們的身上,甚至採用了大量特效鮮活的特寫畫面來刺激觀眾的眼球,最後一集的王宮喪屍大戰更是幾乎讓正派差點「團滅」。

關鍵的反派趙學州在第二季中被自己的女兒中殿娘娘毒死。

中殿娘娘也慘死。

裴鬥娜扮演的醫女舒菲就對於帶來喪屍瘟疫的生死草越來越瞭解。

比起繼續用第一季那種高頻的「大戰」節奏來推進劇情的發展,編劇金恩熙在第二季裡選擇了讓節奏「慢」下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層層設定新的懸念,裴鬥娜扮演的醫女舒菲就對於帶來喪屍瘟疫的生死草越來越瞭解,但她始終無法破解喪屍瘟疫擴大傳播能力的關鍵,為後續的故事留下了足夠的伏筆。關鍵的反派趙學州和他的女兒中殿都在第二季中意外慘死,讓原本撲朔迷離的第三季更是迷霧重重。朱智勳扮演的世子李蒼九死一生才回到都城王宮,卻放棄了唾手可得的王位,選擇了和醫女走遍全國去追尋生死草的祕密。

這樣的第二季,真正讓劇中的主要人物們在生死之間,經歷了人生的成長。

眾多的「意想不到」不疾不徐展開在觀眾眼前時,編劇金恩熙的《王國》藍圖才正式拉開了帷幕。這樣的第二季,真正讓劇中的主要人物們在生死之間,經歷了人生的成長,也讓《王國》本身帶有的強烈的東方政治隱喻,更清晰地通過劇情傳遞給了觀眾。特別是當劇中的喪屍病毒快速傳播時,人在面對病毒肆虐時的無奈和絕望,不同的人做出的選擇和犧牲,帶來的最終完全不同的代價和改變,統統都跟人性以及更大的現實話題息息相關,才是金恩熙編劇的劇本立意高遠之處。

世子李蒼帶領眾人一同抵抗喪屍。

除了血腥的大戰,她在王位爭奪的故事裡,甚至丟擲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般的劇情內容,世子李蒼最終選擇讓完全沒有王室血統的左翊衛之子繼承王位,在所有人紛紛強調李氏血脈重要性的時候,他只是選擇了能夠讓百姓在苦痛中休養生息的辦法,體現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格局,不得不說從這些細節裡都可以體會金恩熙特有的理想主義元素。

體系化的成功,韓劇產業鏈的威力

《王國》前兩季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王國》的前兩季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並且甚至讓編劇金恩熙產生了「讓我拍個十季也可以」的想法,依靠的是韓劇產業鏈整體實力的加持,這與韓國各大電視臺紛紛開始啟動製作季播劇,其實是同一個緣由。

採用了裴鬥娜、柳承龍和朱智勳這樣的忠武路電影派主演陣容。

這些群眾演員每次完成特效化妝都要花2-4個小時不等的時間再投入拍攝。

除了編劇金恩熙本身就擅長製作更為深刻的題材,以及採用了電影導演金成勳進行合作,以確保每季六集的篇幅始終保持電影質感的呈現外,採用了裴鬥娜、柳承龍和朱智勳這樣的忠武路電影派主演陣容,以及大量演技精湛的配角起到的「綠葉烘托」作用也功不可沒。甚至劇中,每集都要出現大量的喪屍群眾演員,這些群眾演員每次完成特效化妝都要花2-4個小時不等的時間再投入拍攝,劇中眾多場景的拍攝更是極其消耗體力,長途奔跑,貼身肉搏更是家常便飯,由此才能誕生出那麼多令觀眾難忘的畫面。

一部精品的誕生就是要在方方面面都表現出高水準,所謂的大投入並非花多少錢請明星,而是能夠在細節上精緻到什麼程度。在國產劇動輒五六十集,注水劇情屢禁不止的情況下,高品質韓劇已經開始向12集甚至6集一季的短篇幅轉型,兩者之間的差距,早就已經不是六十集和六集之間的距離了。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