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衣袖紅鑲邊》為什麼這麼好看?宮廷博弈和推拉愛情並進讓人慾罷不能!

《衣袖紅鑲邊》收視率實現「逆襲」 。

搜狐韓劇專稿(木星/文)開播三週後,古裝宮廷愛情劇《衣袖紅鑲邊》收視率實現「逆襲」,成為了金土劇的收視冠軍,這幾年所播放劇集表現一直低迷、用大製作也難以「喚醒」的MBC久違地迎來了一部「潛在熱門劇」。

《衣袖紅鑲邊》的故事並不複雜,和眾多的宮廷愛情題材類似,它講述了朝鮮正祖李祘和他的后妃宜嬪成德任之間的故事。在韓劇史上,2007年由李瑞鎮和韓志旼主演的古裝劇《李祘》同樣是以這兩個人物為主角的劇集,當年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收視率。所以,由李俊昊和李世榮主演的《衣袖紅鑲邊》可以說是新版再演繹,但在風格上更偏向浪漫題材,《李祘》更偏史劇題材。

可見《衣袖紅鑲邊》多少是有點「過人之處」的。

古裝劇在韓劇整體大盤裡,一直有着相對不錯的收視基礎,可一部並沒有大牌演員加盟的新劇,要同時做到收視逆襲、口碑上升、好評不斷,也並不容易,近期還有着一大批大牌演員如全智賢、宋慧喬、李英愛、韓孝周等主演的新劇,表現都平平,可見《衣袖紅鑲邊》多少是有點「過人之處」的。

宮廷博弈和推拉愛情並進,劇情漸入佳境

故事開端,就有王世孫在王宮裡抓捕老虎的情節。

和大部分同題材的古裝韓劇相似,在中國觀眾看來韓劇的「宮鬥」題材充滿了「小家子氣」,《衣袖紅鑲邊》故事開端,就有王世孫在王宮裡抓捕老虎的情節,這種情節在國產古裝劇裡應該是不可想像的,畢竟王宮的守衞怎麼可能如此兒戲呢?可據史料記載,這就是在朝鮮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編劇鄭海利就這樣一邊儘可能運用着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和想像中構思的情節交織,在故事中勾畫出了李祘和成德任這兩個角色。

宮女德任向王世孫李祘表忠心。

為什麼同樣的歷史背景下,《衣袖紅鑲邊》的劇情更有吸引力呢?因為編劇她在可能的範圍內,沒有採用很多古裝韓劇裡一個簡單的情節就把局勢完全逆轉的情節設計方式,而把「宮鬥」情節的重點放在了「人與人之間的博弈」上,王世孫李祘、宮女德任、中殿、反派翁主之間,都儘可能在通過「心理戰」影響情緒起伏不定的上位者英祖的決定,他們之間比拼的是謀略和心計,而不是古裝韓劇完全不擅長的「大場面」,巧妙地做到了揚長避短。

李祘和德任的愛情線也徹底拋棄了莫名其妙的一見鍾情。

故事中最核心的人物關係,李祘和德任的愛情線也徹底拋棄了莫名其妙的一見鍾情,兩個人儘管地位懸殊、身份差異巨大,但卻是通過「書」這個載體構建起了兩人的橋樑,從歡喜冤家到相知相愛,他們一路上更多的是心靈交匯,李祘感知到了德任是一個有着自己理想目標的聰慧女性,德任理解了李祘是一個有着遠大目標和慾望但成長艱辛艱難的王世孫,期間兩個人的靠近,更是充滿了推拉、曖昧、舉棋不定和難以抗拒,這才是愛情故事裏最精彩的部分。

巧用傳情道具,妙添現代意識,用細節打動觀眾

「書」是兩人溝通的載體。

畢竟是一部宮廷羅曼史,《衣袖紅鑲邊》裡最核心的劇情還是李祘和德任愛情線的發展,因為「書」是兩人溝通的載體,也是因為在多數不識字、沒學識的宮女中,德任因為機緣巧合從小得以不斷學習,看了很多書,能寫一手好字,才成為了宮女德任這個角色能夠在這個故事立足的基礎。

李祘故意刁難捉弄她,也是通過罰她寫「反省文」。

德任被李祘捉弄。

她與李祘成年後,之所以因為誤會再次結識彼此,就是在李祘的藏書房中。李祘故意刁難捉弄她,也是通過罰她寫「反省文」。德任可以成為李祘身邊的貼身宮女,是因為她的學識和才能。當李祘因為英祖的反覆猜忌被禁足時,兩個人在深夜的宮廷裡隔着門禁和燭火,讓心靈更加貼近的道具是德任吟誦的《詩經》,不需要長篇累牘的無用臺詞,短短几句古典詩歌,浪漫氛圍已經拉滿。

兩個人在深夜的宮廷裡隔着門禁和燭火,讓心靈更加貼近的道具是德任吟誦的《詩經》。

《衣袖紅鑲邊》裡出現的大量關鍵道具——書,其實都是中國的傳統著作,畢竟朝鮮王族的文化攝入主要就是來源於中國文化,但我們在如今的國產古裝劇裡,很少看到這些傳統文化被「認真正經」地運用,它們反倒成了「別人手裡的寶」。

當李祘因為吃醋職責她不應該跟近臣太接近時,成德任才會理直氣壯地反駁。

同時,編劇在人物的所造上,還加入了一些現代女性意識。成德任雖然是一個身份低微的宮女,但她因為從小飽讀詩書,對於人生和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都有着與眾不同的見解,她既明白宮女的身份確實低微,又不覺得這樣的身份就羞於見人,非要低人一等,這是一種學識與時代背景之間的性別矛盾。

所以,當李祘因為吃醋職責她不應該跟近臣太接近時,她才會理直氣壯地反駁,為什麼因為宮女是女性,你就理所當然覺得發生這種事情要訓斥我,而不是去指責總是調戲宮女的部下呢?不是大女主的角色,卻有着大女子的心志。編劇要表達的意識,是通過角色來傳遞的。

演技是最好的營銷,實力是最強的底氣

其實,不僅是內娛圈沉迷營銷,韓娛圈一樣沉迷營銷。

隨着越來越多的OTT平臺進入韓劇市場,以及韓流內容這幾年在歐美市場的持續吃香,韓國藝人的身價也在水漲船高。市場需求自然催生出更多的「造星需求」,所以這幾年韓劇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流量藝人」,他們演技不佳、實力平平,卻因為有一定的海外人氣,成為韓劇製作平臺追捧的熱門人物,往往是這些明星主演的韓劇開播時,關於海外人氣、演技的營銷通稿就會滿天飛。

不過對比之下,由於韓劇觀眾畢竟多年來還是在有一定質量保證的影視劇市場裡進行內容消費的,所以他們有着更為清晰的判斷標準和更為犀利的評價體系。好的就會得到觀眾褒獎,差的一定會被各種花式批判,大家共同維護著一個相對良性的韓劇生態圈。

主演李俊昊和李世榮

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衣袖紅鑲邊》的主演李俊昊和李世榮,通過自己在劇中的表現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特別是從愛豆轉型演員的李俊昊,《衣袖紅鑲邊》不但是他退伍後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第一次挑戰古裝劇,開播之前很多觀眾還是覺得他個人的形象過於現代感,擔心他能否消化李祘這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

結果劇集開播後,他的演技、臺詞的表現力,頻繁成為熱門話題,特別是清晰的古語吐字,一聽就能知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向來在演員的臺詞表現力上很關注的韓國觀眾,在這方面給予了他很大的好評。李俊昊還為角色還進行了嚴格的身材管理,加上本人特有的性感形象,於是塑造了一個頗具有反差新鮮感的李祘,霸氣不失感性,深沉又不失性感,果然令他成為了近期女性觀眾熱捧的物件。

比起通稿營銷,通過演技塑造充滿魅力的角色,萬千的觀眾自然會通過自己的真實評價,為這個角色營銷。比起虛無縹緲的辭藻讚美,真正的實力和作品帶來的評價積累才是長久的寶貴財富。希望無論哪個圈子的演員,都能夠迴歸到這些真正的「初心」上來。